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5/03/06

自助旅行的意義


在新加坡暫居的二年半,我迷上了旅行。

開始的契機很單純,就只是唸研究所有假期、靠獎學金存了點小錢、朋友一揪便著手計畫。第一站是名聞天下的吳哥,倚靠觀光作為經濟主軸的鄉野風情和自草莽秘境鬼魅般重生的壯麗石廟深深震撼了都市鄉巴佬的無知心靈。「想到更多地方走走」的純粹、被日常瑣事磨耗的煩躁、好友的偶然邀約,交錯著驅動一次又一次在廉價機票網站漫遊、精打細算地計較著假期日數和口袋深度後,或長或短的旅程。

吳哥之後,我立下了在博班四年內晃遍東南亞各國的玩樂目標(副業志向?),不想放過被「流放」至此的機緣。當然,新加坡千篇一律的狹隘乏味也是不可忽視的巨大推力。幸運旳是,位處東南亞一帶的航空樞紐,這座讓人窒息的小島不但擁有全世界(至少到目前為止個人經歷過)最好的機場,廉價航空也很早發展——紐澳、日韓、中國都是三五百新幣就能來回的腹地,何況東協各國。


三五天的小旅行稍有節制便能將花費壓在每人一萬五至二萬台幣之間,即使九天八夜的寮國之旅,在 Pidotogo 的嚴格控管和最佳化路線安排下,每人二萬七的預算(包含準備金)豈止剛好而已,餘下的數千泰銖到現在都還沒花掉!

日常開銷及小額儲蓄之外(其實還有咖啡調酒等小小嗜好),我們攢著反正在小島上砸了大錢也得不到相應享受的玩樂基金,平均二到三個月踏上一次旅途(不計研討會、回台、訪友等晃悠的藉口)。終於,除去海盜國家菲律賓和石油鉅子汶萊不在目標清單上,東協內僅緬甸尚未攻克。

像這樣一邊「收集」東南亞各國,一邊奔赴港日韓等國的先進城市以消化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文化衝擊,我時常思考著持續旅行的意義——或以我們的狀況更精確旳說,持續自助旅行的意義。

最直接也最老套的答案,是增廣見聞。至少在第一站的吳哥之行,我還有著新手的幹勁,盡可能地在走馬看花之後,試著多了解一些柬埔寨的歷史和人文知識。然後,然後就後繼無力了。

以我的懶散,根本不可能每到過一個地方就成為史地專家兼導遊,而旅程短暫的交會也無濟於體會當地居民的生活。風景看是看了,終究船過水無痕,未在腦子裡留下什麼皺褶、宛如交差了事的擦邊球。淺白一點的功利說法就是,玩樂就玩樂,少在那邊鬼扯什麼寓教於樂。

另一個對我來說較為簡便的答案,是逃離日常的重複與煩悶。這也許是我個人的怪癖,難以反覆地往來於學校與住處、日復一日地吃喝拉撒,心中總有著催促我浪跡天涯的假掰浪漫,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明知中二病發作仍一往不顧地「自我放逐」。這也或許是學術研究的特殊屬性所致——短期內看不到成果、甚至長期而言也難以逃脫孤芳自賞的窠臼、投入了青春血淚卻得時常懷疑一切有何價值——研究的苦悶本質,非旅行(或代換為任何逼近成癮的嗜好)無以排遣。

這個脫逃於日常的動機肯定佔了推力中的很大成分,我時常聽見自己脆弱(草莓?)內心無聲的吶喊。但為何非旅行不可呢?即使年少時曾經抱持著「想知道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呼吸與生活」這種說出來都令人丟臉的粉色夢想,也早該隨著現實的摧殘泯滅殆盡了吧。即使年紀稍長之後仍然樂此不疲地假扮文青,自助旅行這種動輒上萬又勞心費力的苦差事,天性疏懶的我也該懂得敬而遠之了吧。要脫逃於日常,肯定有比自助旅行更具效率又舒適的活動⋯⋯

比如攤在床上一口氣嗑掉整本小說,也是我最愛的放縱之一。慵懶、舒服、省錢,又能遠離平淡的日常。但細究二者,旅行還是多了些滋味。

閱讀的過程終究是靜態且孤獨的。

單向地接收作者傳達的訊息、徜徉作者建構的世界,沒有雙向的互動;旅行便不同了,迷路了可以問人、點了菜就會上菜、走在市場裡多瞥幾眼小販就黏上來噓寒問暖、看上了什麼還能討價還價。真實世界和旅人是互有來往地交流著,帶著冒險的味道,做讀者終究是保證安全地旁觀著書中的世界,少了那麼點參與感。


旅行比起閱讀,也更易與人分享。三五好友一同出遊,便共有了一份回憶。這段經歷既有每個人各自的版本,也總有些共享的片段、畫面。和 Pitodogo 一起走過的地方,笑罵由己,卻切實地二個人看著同一風景,面對同樣(通常是陌生的)環境,從對方的反應中更了解彼此。也多虧 Pitodogo (至少在出遊這方面)的行動力,許多出遊計劃才能成行。他喜歡趴趴走的性格便和旅行此種特性相輔相成,拉他去哪玩兒實比推薦他什麼純文學小說容易得多(要我去哪玩兒也比要我彈吉他或玩咖啡調酒甚至學寫程式容易得多哩)。沒有誰勉強誰,雖然不務正業、至少志同道合。


充滿冒險氣息的互動及能輕鬆與人共享的特性,是吸引我踏上旅途的重要拉力。



當然,自助旅行不是只有享受的一面,走走看看也常無法到達閱讀思考所能達至的複雜深度。

第一次在旅途中引頸期盼歸程,是九天八夜的寮國之旅。一方面惱著氣味不相投的旅伴、一方面逼於深山乾冷的低溫,我真心體會到平淡日常的種種好處。自此旅行的「回程」和「去程」,對我而言有著幾乎相等的期望值。出發時自然期待即將見識的各種新鮮各種風景,歸途上也充滿了對於熟悉安逸的感激。雖然沒有誇張到「出遊是為了回家」的地步,離開確實能為漸趨無味的日常添點小別勝新婚的好感。


深度則是我始終無解的謎題了。就像好友貴精不貴多,景點亦如是;這點領悟我是有的。與其趕場跑行程,不如挑幾個特別的、新奇的、投己所好的,好好感受。但要感受到什麼,才算挖掘到旅行的深度呢?


本題滿分五十分,作答時間三十分鐘,請依個人經驗舉例申論。


好啦我知道不好笑。不過「修行在個人」聽來雖然敷衍,卻再中肯不過。旅行中最深刻的「所得」就像人生經驗,是非常縹緲、難以言傳的。勉強化為文字,只會流於淺薄、炫耀、或說教。有些「心得」或許在善於文辭者悉心整理後稍能成篇、在善於言談者構思傳達後稍能化為動聽的故事、在善於取景者巧思捕捉後能以畫面稍加封存,其中的「真意」仍是欲辨忘言。


那只是一種體會,比之任何藝術形式,都更貼近真實生活,又具備真實生活裡缺乏的陌生元素。



寫到這裡,都還沒談到「自助」二字,究竟自助旅行和跟團旅行有何不同,是否只是假掰文青們、草根憤青們(這個來亂的)、窮困紅毛們為了自我滿足創造出來的名詞呢?


在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年代,隨便打個「越南美奈」google 就能在 0.45 秒內搜出三十四萬筆中文資料(vietnam mui ne 是五十六萬筆英文資料),要知道哪個景點最受歡迎、哪間餐廳最地道美味、哪家當地客運童叟無欺,並非什麼難事。每個國家的旅客,都有自己愛用常用的旅遊論壇,有屬於自家文化的「必去清單、必吃清單、必玩清單」以此類推。說是自助,卻總少不了廣大網友的幫助。


這並不是個問題,反而是資訊流通透明後所有旅客的福音。但若是沒有「自己」在搜羅資訊的過程中做出自主的決策,而是人云亦云,那和跟團旅行便沒什麼不同了,只是把花錢請導遊換成免費請網友罷了。更有甚者,只參考自家同胞的推薦清單,那即是把世界各地都化為自家文化的延伸,換個地方吃中菜罷了。


「自助」最迷人也最具挑戰之處,應在於能盡顯個人特色,讓全世界旅人的旅遊勝地化身為個人專屬的自助聖地。


而這必然要建立在每個人對自己的了解及掌握之上了。選定目標、著手策劃、籌備資金、整理行囊、踏上旅途、兵來將擋、抵達目的、凱旋返家——儼然是個自導自演的旅遊專題。和工作的差別只在於,我們是自己的贊助者、也是成果的評鑑家。自業自得,怨不了人。


每完成一趟自助旅行,都是由自我發起到完結的一項成就。


「我要去哪裡,我便從那裡回來。」


有什麼,能比這樣的完成更直接更具體、更完整?在學業上、工作上、人際關係上,我們常是力不從心的時候多,順風順水的時候少。能在一段合理的時程內,從頭到尾執行一起自發的專題,至少我自己心中的滿足,足以填補一直發不出paper的哀傷~(誤)


跟團旅行光是自主這點就大大扣分,走著別人規劃好的路,成敗並不在我。更何況小專題(project)之上還有大規劃(program),規劃更是堆疊出抽象高遠,說出來唬人也不錯的願景(vision)。但扯到那裡就真的扯到自我陶醉的狗屁嘴砲去了。


腳踏實地的說,旅行是由自己訂立前進的方向,在資源容許的範圍內,走遍大方向上的目的地。至於不同方向的價值,並沒有客觀標準能夠加以衡量比較。愛跑景點的人覺得光是追逐美食未免無聊、想大肆採購者覺得走馬看花沒有意思,都合情理,也都沒有互相勉強的必要。說到底,只有旅人能評價「自己的」旅行是否完成當初設定的目標;自己的旅程自己負責⋯⋯就跟人生一樣。


差別在於,旅行比人生短得多,變因也相對單純許多,個人的掌控程度比較高。這次不盡如人意了下次很快能再捲土重來,沒那麼多不可承受之輕重。



相較於真實生活或我所喜愛的其它休閒(如閱讀),自助旅行更為單純自主、具有冒險互動的變化屬性、加上與人共享的特性,交織出其獨特迷人的魅力。


To travel, or to die。Which would I choose?